為展示濱海鹽堿地障礙消減、耐鹽棉花新品種選育及抗逆穩產技術創新最新成果,探討棉花的油用、飼用價值,2024年9月22日,棉花所在滄州市海興縣舉辦“耐鹽穩產棉花新品種及濱海鹽堿地障礙消減技術現場觀摩鑒定會”。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魏紅俠出席活動。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廣研究員,河北農業大學馬峙英教授,國家棉花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經作所副所長張軍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邢朝柱研究員,河北省農業特色產業技術指導總站副站長馬立剛研究員等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參會。
在海興縣棉花研究所試驗示范基地,與會專家現場考察了耐鹽棉花新品種冀1518在鹽堿地的表現,查看了濱海鹽堿地調水控鹽增產技術的鹽堿地改良效果。經專家現場檢測,濱海鹽堿地調水控鹽增產技術示范區畝產籽棉236.6公斤,較對照增產17.2%,鹽堿地改良效果顯著;冀1518在5‰鹽堿地畝產籽棉262.1公斤,較對照增產10.8%,品種的耐鹽、穩產性狀表現突出。
與會專家就鹽堿地植棉的重要意義和棉花在食用油、粗蛋白產出價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馬峙英教授指出,棉花是鹽堿地先鋒作物,在鹽堿、荒地等邊際土地種植棉花,能將更多優質耕地用于糧食生產,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且棉花本身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通過種植4-5年棉花可顯著降低耕層土壤鹽分,又可種植2-3年玉米等糧食作物,在鹽堿地植棉有重要的生態意義和戰略意義。李付廣研究員指出,棉花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性大宗農產品,不僅是重要的纖維作物,同時還兼具油用和飼用功能,在鹽堿地種植棉花,除了可以畝產100公斤棉纖維外,還能生產150公斤的棉籽,與大豆產量相當。棉籽蛋白是我國第三大飼用植物蛋白來源,棉籽油是我國第四大食用油,且富含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和亞油酸,具有很高營養價值。充分挖掘棉籽的飼用和油用價值,符合中央提出的“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農林牧漁并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精神,對于彌補我國飼用蛋白不足、擴大人民生活高品質食用油來源有著巨大潛力。
魏紅俠副院長對中國農科院棉花所、河北農業大學等單位對我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河北省環渤海地區有1500萬畝濱海鹽堿地,是極為重要的后備耕地資源和“潛在糧倉”,合理開發與改良對增加耕地數量和提升耕地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今后棉花所將緊緊圍繞中重度鹽堿耕地改良利用這一重點難題,充分發揮棉花鹽堿地先鋒作物的突出優勢,挖掘油用、飼用等多功能增值潛力,為河北省鹽堿地開發利用和纖、油、飼安全供給提供技術支撐。